本帖最后由 行路人 于 2023-7-20 20:38 编辑
花园山记
花园山位于吉林省榆树市土桥镇东南部,距榆树50-60公里。地处松辽平原边缘地带,是长白山支脉大黑山的余脉,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4公里,最高海拔302米,是榆树市最高点。 如果说把榆树东南高西北低、加之三河(松花江、拉林河、卡岔河)一沟(大荒沟)的地形看成是一加工过的不规则的蒲扇叶的话,那么,花园山则是手抓的一柄把手。
花园山地形图(红圈处为三个瞭望塔的大概位置)
花园山作为榆树冲洪基湖基台地平原区的最高点,台面起伏较大,切割强烈,沟谷呈树枝状,基底为侏罗和白垩系地层,上部由中更新统荒山组黄土状粘土组成,没有基岩裸露。坡度18到25度左右,靠五常、舒兰地势较高。
新瞭望塔(张宝川提供)
很久以前,每到春夏时节,山上山下开满野花,犹如一个天然的大花园,花园山由此得名。花园山林木茂盛,有自然林和人工林。 跨过15公顷碧波荡漾的腰窝水库,三处新旧瞭望塔遥相呼应,俯瞰2017年开始穿行林中的水泥路,无不在诉说着花园山的美丽和过往。
榆树界内环绕在花园山下的行政村有:土桥镇的祥顺村、长德村、忠厚村、平安村、和黑林镇张家村、天德村,而离主峰最近的村庄当属祥顺村的腰窝堡屯和花园沟屯,俯身看鱼跃,抬头望塔高。 走近花园山,人们无不思索起山下这些村庄的来历:祥顺村原本住双合屯,因辖属祥顺号得名,今住前刘家店,道光初年建屯,屯位刘家店之前得名。东与长德村、南与舒兰县天德乡、西与黑林镇,北与平安(龙母庙子、永平)村相邻。 本村道光年间开发,民国时期属八区黑林,日伪时期,属孟家村。1948年属光明七区,1959年为乡祥顺管理区,属光明人民公社,1983年改今名。祥顺号乾隆末年立屯,吕姓于此设商号,得名祥顺号。姜家街,光绪六年姜性购买此处吕姓田地来此定居后,成屯以姓氏名屯。三道河子道光初年立屯,屯居三道河子东岸,得名。双合屯道光初年建屯,姜李两家曾合修两个大院及四座炮台,并于院落的大门上题“双合”两字,因得现名。二十家子道光末年王义立屯,成名王义屯,后改今名。腰窝棚,原名窑窝棚,道光初年,立屯吕姓曾于此建窝棚,造窑烧炭,惯成窑窝棚,后错成今名。三合店,道光初年王、姜、陈三家合伙开大车店,店名三合店,后称屯名。孙家街,道光末年,孙姓于此租种祥顺号吕家的地,后成屯,因屯内孙姓为大户,屯落较整齐,惯成得名。花园沟,嘉庆初年建屯,屯位花园山脚下沟里得名。
值得一提的是:花园山西面黑林镇天德深,道光末年,此处是太平川于家(清朝京官)窝棚,祖茔也在此地,凡于家开设商号、窝棚,同以天字、德字称之,共9个天字号和12个德字号,此处名曰天德深,鱼喜深水之意。 有资料显示,花园山还有清朝康熙年间作为榆树和舒兰分界线的“分堆”几十座。有咸丰年间的花园庙遗址一座,在今天光明寺的东南不远处。 青山绿水,花园山名不虚传。腰窝水库(1956年9月建)和花园沟水库(1958年10月)、三道河子水库、六间房水库(1958年8月)、西坡子水库(1958年10月)和黑林镇二十家子水库(1971年3月)、天德深(1958年4月)等水库,仿佛是大山身上晶莹的汗珠,流淌、跌落,星罗棋布般环绕在花园山下,且回望并守护着。 2015年5月10日,几名同学一道登上腰窝水库东南面花园山主峰,在1987年建造的27米高的铁塔(东经126度56分、北纬44度31分)上俯瞰花园山林海,莽莽苍苍、生机盎然,尽收眼底。 二十家子长大的退役军人李青春老师记得,他小的时候,观测防火用的是很高的三角木头架子,后来才换成了四脚铁架子做防火瞭望塔。不知什么时候,下边的梯子已经撤了,于是没有游人在此登高了。 而在腰窝水库西南面海拔300多米的大盖山上,2013年10月1日建起了27米高的六角七层水泥塔(东经126度92分、北纬44度55分),石碑上赫然写着红字隶书:花园山防火瞭望塔。塔在小院里伸向天空,旋转楼梯上到顶层看台,置身于大盖山的最高处,向东南望去,可以看到花园山主峰。千顷林海,极目绿涛。 光明林场负责人张宝川说,2017年他们在南面靠近舒兰的边界上,又建了一座9层防火瞭望塔(东经126度92分,北纬44度55分)。三座瞭望塔,是花园山上的地标性建筑,是林业部门观测、监视火情和工作的场所。 李青春老师则如数家珍般介绍说,花园山植物种类繁多。有椴树、榆树、楸树、桦树、柞树、槐树、柳树、杨树、落叶松,黑松、臭李子树、色树(枫树)、松树、扭劲子树、水曲柳、桦曲柳、黄柏树等;有榛秆、王八骨头(金银木)、扁担胡子、刺棵、小叶丁香、鸡树条子、奔巴木、野刺玫、野樱桃、南槐、苕条、老鸹眼等灌木;刺老芽、刺五加、蕨菜、猴腿儿、野鸡膀子、广东菜、山苞米、山白菜、山萝卜、山菁子、山茄子、山韭菜、老桑芹、驴蹄菜、大叶芹、河芹、柳蒿、牙巴掌、螫麻子菜、马食菜(马齿苋)、车轱辘菜、老牛错、鸡肠子菜、黄花菜、苣荬菜、猫耳菜、荠荠菜、灰菜、婆婆丁、猫爪子菜、蘑耳菜、小根蒜等山野菜;还有猴头、榛蘑、元蘑,松蘑、柳蘑、白蘑、扫帚蘑、趟子蘑、榆蘑、鸡腿蘑、花脸蘑、紫香蘑、雷窝子、马勃等多种菌类菜。其它如山里红、山丁子、核桃、榛子、橡子、臭李子、葡萄、樱桃、元枣、托盘、刺玫果、红菇娘等硬果浆果也有十数种之多。此外,还有藤类十来种。 花园山曾是天然的动物园。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还有狼、狍子、猞猁、貉子、野兔、野鹿、狐狸、獾子、山狸子、松鼠、桦鼠子、黄鼬等。至今,北有狐狸岗屯,大盖山下二十家子南山仍有獾洞沟、狼洞沟之名。 花园山下的人们都听说过或亲眼见过“狼剩儿”——被狼咬坏屁股、咬坏脖子和咬坏腿的牛、马、猪等等。其实,李青春同学几岁的妹妹被狼在脖子上咬了几个牙印,是众人赶得及时,没被咬死,也是“狼剩儿”。有人记得秋天蹲在地里干活,狼把两个爪搭在人的肩膀上,回头发现后把狼打死,才知道是一条早已奄奄一息的老狼。
1955年,参加过炮击上甘岭的志愿军三等功荣立者郭永志转业。先后担任五年光明乡忠厚村支部书记、光明公社武装部长。在担任武装部长期间,他带出了一支优秀的民兵队伍,其中“花园山下女民兵”受到省里的重视和表彰。同时带领民兵,消灭了光明山上的狼群,解决了困扰当地百姓多年的狼患。 花园山常见的禽鸟有野鸡、野鸭、喜鹊、乌鸦、黄鹂、山雀、鹞鹰、雀鹰、猫头鹰、苏雀、蓝大胆、松鸭、山鸽、沙半鸡、鹌鹑、布谷鸟(杜鹃)、臭咕咕(戴胜)、长脖老等、啄木鸟等,叫不出名的得有十几种。鸟鸣林更静,风来春欲深。
老县长杨万众解放初期工作照
解放前,化了装的杨万众(解放后榆树县长)就经常在这里活动,探听情报。八路军(民主联军)曾在北麓打过几次仗,有的是打国民党军,有的是打胡匪。三合店西面一个林谷曾是个激烈的战场,因为后来有人捡到子弹壳儿。现在光明村尚有烈士墓地。 “备战备荒为人民”“防修反修”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花园山一度热闹、紧张:民兵们在这里修山洞、挖战壕。据说,此前有人发现抗联战士住过的密营(地窨子),后来被土匪和逃避处罚的违法者利用过。但现在,已经踪迹难寻了。
光明寺,是2014年在原花园山关帝庙的不远处修建的规模宏大的四合院式建筑。原花园山关帝庙是于家鼎盛时期的清光绪二年(1876),进士于观霖倡议并首先捐钱、众义士响应而建成,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圮(pǐ )毁的建筑。 花园山,曲径通幽,历史悠久。它的深处,埋藏了很多世人难以知道的、难以数得清的秘密和故事。历史和时间佐证和吸收了它的精华,让人浮想联翩而又遥远。
我站在花园山上 长白山绵延不绝千里流淌 缓缓地在孤榆树大地 生根发芽、潜滋暗长 四万年前的远古“榆树人”啊 茹毛饮血,与大自然殊死搏斗 他们用原始战胜了洪荒、爆发出本能的坚强
我站在花园山上 难河、那水、宋瓦、混同江正在以不同的名字叙说着 隋、唐、辽、金和大清的身世 演绎出金戈铁马征战杀伐的铿锵 卡岔、涞流、松花江三河联袂 流动出驿路升华的史上乐章 孕育并书写着孤榆树大地的文明和芬芳
我站在花园山上 听得见叔侄五进士兄弟两翰林 儿时读书的声音是那么嘹亮 他们心中升起了那魁星楼、种榆书院曾经的梦想 看得见梁协南、王熙鋆、王廷槐断案如神、妙趣横生的忠贤故事 如久不消失的涟漪 在我心中弥漫荡漾
我站在花园山上 看见抗日战士忍饥挨冻、浴血狂敌 他们抵御外侮、马革裹尸焕荣光 榆树老城拂晓前激烈的枪声 演绎成载歌载舞迎接解放的欢畅 谁能忘记,榆树万千优秀儿女奔赴解放全中国、奔向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脚步 是那样地气壮山河、斗志昂扬
我站在花园山上 齐大娘人老心红愚公移山的畅想 连接着了白头沟的肆虐荒凉和小乡人勇挑重担的臂膀 甩掉贫穷、甩掉落后 战天斗地向荒山要粮 全中国人都知道:学大寨赶小乡 艰苦奋斗的旗帜永远在飘扬
我站在花园山上 懂得了乌苏里江珍宝岛密林中的皑皑白雪怎样陪伴激扬着 榆树特种兵青春战神的梦想 体会了老山侦查英雄如何克服丛林夜幕下的危险 为国为家的勇敢和血脉喷张 还有任广禄、朱全昌舍身拦惊车的坚毅 瞬间闪烁出星一样耀眼的光芒
我站在花园山上 听松涛阵阵讲着天下第一粮仓的神话 陶醉于沃野荷粮酿造出的榆树钱的弥久沉香 感觉榆树人新生活的甜蜜 就储藏在豆腐的吆喝声中和家人欢聚的饭桌上 亲眼看到干豆腐大豆腐和豆包等榆树特产被带到神州各地 飘香到地球上其它的大洲大洋
我站在花园山上 兴奋得思绪舒张、心翼飞扬 如蓝天之上的朵朵白云在无拘束地飘荡 热爱榆树、敬仰榆树、 榆树儿女多奇志 一定会图腾奋进大步向前 在新的里程碑上镌刻出世人瞩目的狂放和更大的辉煌 (感谢光明林场暨张宝川先生大力支持、感谢李青春老师提供的大量素材;文中数据只做参考,以官方公布为准;参考文献:《榆树县志》《榆树县志史料》《榆树县地名志》) 2023年7月17日星期一
|